老友粉这一南宁独特的美食,实际上是从深受喜爱的老友面逐渐演变而来。所以在众多南宁人的味蕾记忆中,最正宗、最地道的仍然是那碗鲜香四溢的老友面,而非其后来衍生的老友粉。
在文学巨匠汪曾祺的著作《五味》中,他如此描述老友面:“福建人、广西人都对酸笋情有独钟。记得当年与贾平凹一同赴南宁,对招待所的饭食并不感冒,于是两人便外出觅食。平凹一进门便高呼:‘老友面!’这老友面,便是以酸笋和肉丝熬制的汤底,再下入面条,其美味令人难以忘怀。
大约是在90年代初期,南宁人的早餐中开始出现了老友粉的身影。这或许是因为粉相较于面更易于烹饪,更符合早餐轻简、快捷的需求。时至今日,尽管老友面仍未完全淡出南宁人的生活,但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,南宁街头售卖老友粉的店铺数量已远远超过了老友面。
而汪老笔下的老友面是“酸笋肉丝汆汤下面”,那么,老友粉便可理解为“酸笋肉丝汆汤下粉”。与桂林米粉和螺蛳粉有所不同的是,老友粉的配料需经过炒制。酸笋、蒜米、豆豉、酸辣椒、姜丝等食材在热油中翻炒至香气四溢,随后加入肉类(如猪肉、猪杂等)翻炒至稍许变色。接着加入高汤煮沸,迅速放入切好的米粉烫熟,最后撒上葱花便可出锅。整个烹饪过程需火候迅猛,翻炒动作迅速,否则肉质易老,米粉易断,整碗粉也就失去了那种令人垂涎的热气腾腾的韵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