梧州作为一个以75.27%的森林覆盖率傲居广西之首的城市,以其山高雾多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了独特的绿水青山。这里,绿水萦绕,山峦叠翠,正是这样的好山好水,孕育出了名扬四海的六堡茶。六堡茶是一款因产自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的佳茗,在六堡镇八集茶园,可以目睹一片历经200多年风雨洗礼的清代茶树,它们根部健硕,依旧枝繁叶茂。

“六堡茶的产制历史可追溯到1500多年前,其品质以‘红、浓、陈、醇’四绝著称。”六堡茶国际交流促进会会长陈伯昌介绍道,《苍梧县志》中也有记载:“茶产多贤乡六堡,味醇隔宿而不变,茶色香味俱佳。”这表明,清初时期的六堡在制茶工艺中已经运用了类似黑茶的制作技法。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,六堡镇的居民们甚至将六堡茶当作药汤,用以消暑和缓解肠胃不适。

而位于六堡镇的六堡茶博物馆内,一张张珍贵的照片、一件件历史的实物,也都在静静地讲述着六堡茶的历史。其中一张老照片显示,晚清时期为了谋生,300多万名华工远赴南洋。而六堡茶因其可长期存放的特性,成为了这些在高温湿热环境下工作的华工们日常饮品的首选。受南洋华工的影响,当地居民也逐渐爱上了这种茶,使得六堡茶在南洋的销售日益红火,成为了著名的“侨销茶”。

一杯六堡茶,见证了半部茶叶外贸史。出口需求量的增长,推动了六堡茶产业在抗战爆发前达到了巅峰。据六堡镇87岁的老茶人李旭秋回忆,上世纪二三十年代,六堡镇及周边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参与到了六堡茶的种植与制作中,山上茶园遍布。“产茶季节,茶叶从六堡的合口街码头启程运送到广州,再转口至南洋和世界各地,这便是当年名震一时的‘茶船古道’。”梧州市茶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梁威龙介绍道。

然而在抗战时期,由于消费需求低迷与海运受阻,六堡茶的出口量跌至历史最低点,茶园也渐渐荒芜。新中国成立之后,梧州茶厂于1953年首创了“双蒸双压”和“冷水渥堆发酵”技术,实现了六堡茶加工从手工到工业化量产的转变。这一创新不仅带动了整个中国黑茶产业的发展,更使六堡茶成为了为国家增加外汇收入的“创汇茶”。

“上世纪90年代开始,为了经济收益,梧州开始砍伐茶树,改种松树。六堡镇等地的茶产业因此跌入了历史的低谷。”六堡镇党委书记林柱雄回忆道。尽管如此,仍有一批执着的茶农和茶企默默坚守,通过守正创新以时间为友,不断提升品质,为产业的复苏积累了深厚的底蕴。梧州市委书记蒋连生认为,正是六堡茶独特的工艺和品质,使其成为了有生命的茶。只要环境适宜,它就能不断陈化发酵,越陈越香,这一特性也决定了它不会被岁月埋没,而是远远流传~